
传统健康门店的困局时刻
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“消费降级”的时代,大健康产业仍旧被认为是“可跨越周期”的赛道。因为无论何时,人们始终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。16万亿的市场规模、36.46%的年复合增长率——大健康行业的数字依旧亮眼。
但这个行业里最前端的从业者们——线下健康门店,可能生意并不乐观。
过去这两年来,问题很明显:市场大环境影响、服务单一、专业度不够、客户粘性差……当互联网医疗发展得越来越好,用户习惯了线上问诊的便捷和一站式健康管理,传统门店的线下服务和卖货模式,不得不被动调整。
更关键的是,这些门店大多各自为战,既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,也没有完整的技术平台支撑。在面对互联网医疗巨头的冲击时,很难形成有效的竞争壁垒。
11年积淀,我们选择开放共享
作为在大健康领域深耕11年的从业者,怡安医疗见证了这个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全过程。
从2014年的医疗器械贸易起步,到逐步布局互联网医疗,怡安一路积累了1000+专家教授、5000+三甲主任医师、750+三甲医院的资源,以及完整的互联网医院技术平台。
但怡安发现,仅靠自己的力量,其实也很难真正解决健康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。于是,今年怡安医疗开始将这些优质资源整合,让互补的线上线下服务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。
近期,怡安“医生朋友”健康管理平台开始尝试合伙人模式的业务落地路径。这不是简单的资源变现,而是希望与更多行业伙伴一起,重新定义健康服务的供给模式。
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尝试
底层业务逻辑很简单:怡安有资源和技术,合伙人有场景和客户,双方优势互补,共同服务用户。
线上服务能力:提供9秒接通三甲医生的视频问诊、健康档案管理、慢病管理、在线购药等全链条服务。
线下服务场景:合伙人门店可升级为“‘医生朋友’健康管理中心”,负责体验展示、健康咨询、本地化服务等。
通过数字化管理体系,用户与合伙人形成长期绑定关系,后续的健康服务消费都能为合伙人带来持续收益。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用户服务的连续性,也为合伙人创造了可持续的商业价值。
重构健康服务生态的价值
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下,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,基层服务能力薄弱。通过“医生朋友”合伙人模式,我们希望让这些资源能够真正“沉淀”到社区门店。
对平台而言:通过合伙人网络快速扩张线下触点,提升服务覆盖面
对门店而言:获得专业医疗资源加持,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
对用户而言: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级别的健康服务
“医生朋友”平台的价值并不只是优质资源本身,而是将分散的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,并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分发到最需要的地方。这体现了怡安医疗秉承做“医疗级健康管理服务”的业务理念。
机遇与挑战并存
巨大的市场机遇:中国有3.1亿60岁以上人群、5亿慢性病患者,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持续增长。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。
现实的行业挑战: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创新都必须以安全和有效为前提。监管政策的完善、服务标准的统一、质量控制的强化,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。
在大健康领域的创新上,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在递减,如何构建可持续的服务网络和商业生态才是真正的挑战。怡安选择的路径是开放和共享,而不是封闭和垄断。
在一个充满变数的行业里,单打独斗很难走得太远。只有抱团共赢,才能真正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 |